8项措施提高土工格室路面路用性能
8项措施提高土工格室路面路用性能
1、选择原则
路面面层根据当地的气侯、自然条件及当地习惯及经济水平等综合确定。表面层应综合考虑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抗滑的需要;中面层应重点考虑抗车辙能力;底面层重点考虑疲劳开裂性能、密水性等。
对潮湿区、湿润区等雨水、冰雪融化对路面有严重威胁的地区,PCA蜂巢格室工程,在考虑抗车辙能力的同时还应重视密水性的需要,防止水损害破坏,宜适当减小设计空隙率,但应保持良好的雨天抗滑性能。对于旱地区,受水的影响很小,对密水性及抗滑性能的要求可放宽。此外,设计中应广泛了解和调查项目区已建和在建项目的路面结构应用情况及各处结构的使用效果,对所要设计的结构有无成熟的施工及管理经验,PCA蜂巢格室,作为确定路面结构的重要依据。
三维排水柔性土工格室生态边坡防护系统
三维排水柔性土工格室生态边坡防护系统,是上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柔性护坡技术,PCA蜂巢格室铺装,由装满营养土和生长剂的生态袋、带毛刺的连接锁扣形成柔性紧锁结构、与植被根系的稳固作用相结合,形成复合稳定的生态边坡。已在公路、水利、园林等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被引入铁路工程具有景观要求地段推广应用。
路堑石质边坡土工格室植草防护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兴起,我省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开掘出大量的岩土边坡,选择适当的边坡防护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往的建设过程中大多采用护面墙、喷浆、喷混、锚喷等纯圬工结构进行边坡防护,虽然其初期稳固和抗侵蚀效果较好,但随着时间推移,岩石的风化、砼的老化、钢筋的锈蚀使其效果越来越差,同时其对自然生态整体环境的破坏以及在降低噪音、光污染、缓解视觉疲劳等诸多方面的缺点都与当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工程理念相去甚远,目前我省在岩土边坡防护方面均倾向于自然植被生态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方案。在上瑞国道主干线邵(阳)怀(化)高速公路的建设中自然植被生态防护被广泛采用,其中利用土工格室植草防护处治路堑石质边坡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生态防护是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中提出的一个新课题,焊接PCA蜂巢格室,其在环境保护、保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意义十分深远,是今后工程防护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工程界积极响应国家环境保护号召大力建设绿色通道的迫切需要。本文提到的土工格室植草护坡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其在邵怀高速公路第24合同段K139+500~K142+300石质路堑段的应用已得到了初步的肯定,其功效尚需进一步论证。